想了很久覺得還是分享一下這一年半來的成果給有興趣的人
-
前情提要
大學的時候修了靄珠的西方戲劇與性別發展這門課,很喜歡上課時讀的幾篇劇本 ex. Angels in America, M Butterfly, Vagina's Monologue
從那之後對性別這個主題產生興趣,讀了幾本性別相關的書,也關心性別相關的議題
漸漸地我產生了一個小小的夢想,就是每個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成為自己想成的樣子,不被社會或他人所限制束縛。
到了研究所的第二個學期,教授說要開始找畢業專題的主題,基本上沒有任何範圍,只要是自己有興趣的而且值得探討的主題都可以,最重要的是something that can get you out of bed in the morning.
廣告反映了現實同時也創造了現實,所以力量才那麼強大。
我們所看到的廣告內容,可能反映了現實情況就是這樣,也可能告訴我們,世界正在改變成不同的樣子。所以我選了這個主題「性別認同對廣告態度之影響」,我好奇的是人會不會比較喜歡呈現出和自己性別認同一致的廣告,比如說我是個masculine的人,我會比較喜歡masculine的廣告勝過於feminine的廣告。
-
理論
根據Bem在1974年的研究,人的性別認同(gender identity)依據每個人認同自己的masculinity及femininity的不同可以分為四類: Masculine (高Masculinity低Femininity)/ Feminine (低Masculinity/高Femininity)/ Androgynous (高Masculinity/高Femininity)/ Undifferentiated (低Masculinity/ 低Femininity)
分類的方式是依據Bem Sex Role Inventory,簡單來說就是將形容詞分成masculine及feminine,像ambitious, competitive是masculine的字,compassionate, caring是feminine的字,受試者會看一連串的形容詞,並決定這些形容詞有多形容他們,根據他們最後得到的masculine及feminine分數高低可分為四類性別認同。
這個網址可以讓你測試自己的性別認同:http://garote.bdmonkeys.net/bsri.html
-
研究過程
我的研究有137個大學生參與,他們先測過另一個版本的Bem Sex Role Inventory之後,隨機分配看一則masculine或feminine的平面廣告,最後回答他們喜不喜歡這則廣告。
←Masculine的廣告
←Feminine的廣告
兩則廣告唯一不同之處是文字的部分,masculine的廣告強調masculine的字眼: competitiveness, dominance, lead,feminine的廣告則換成feminine的字眼: sensitivity, affection, lovable
(實驗之前有兩次小測試,第一次是選出一樣masculine和feminine程度差不多的產品,實驗結果發現受測者認為啤酒是偏masculine的產品,冰箱則是偏feminine,牛仔褲則是高masculine及高feminine。第二次小測試是確認這兩則廣告呈現出masculinity及femininity)
-
研究發現
- Masculine受測者的確比較喜歡M勝過於F的廣告
- Feminine受測者喜歡兩則廣告的程度相當
- Androgynous受測者喜歡兩則廣告的程度相當
- Undifferentiated受測者對兩則廣告的喜好程度相當,喜好程度比前三類受測者都低。
另外我也發現了,受測者之中比較多的人位於Androgynous和Undifferentiated的組別。
-
結果探討
(註:對於研究而言是不能做過多延伸或聯想的,沒有數據就不能推測,以下只是一些想法跟猜測而已)
- 較陽剛的人是否比較需要展現自己的「陽剛性」?這群人也許需要更多對於陽剛性的認同感,需要外在的刺激來確信他們本身是陽剛的,而且也感到其他人認為他們是陽剛的。相較之下,較陰柔的人似乎便沒有要展現本身「陰柔性」的需求,也許因此對兩則廣告並沒有強烈的喜好差別。
- 會這樣想是聯想到了在我們的社會裡,是否比較鼓吹陽剛性的特質,尤其鼓吹男性必須要展現他們的陽剛特質? - 現在人的性別認同是否已比較少為性別所拘束?就研究結果來看,生理男性不見得都認為自己是陽剛,生理女性也不全認為自己是陰柔。
-
研究限制
除了樣本以外,這項研究的另外一樣主要限制是性別認同究竟要怎麼測量?
另外一項限制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詞概括,就是當受測者看到這則充滿陽剛形容詞的廣告,他喜歡這則廣告的原因,是因為他認同這些他本身擁有的特質,抑或是這些特質展現了他想要成為的樣子?這兩者之間是不同的,我們覺得自己是怎樣的人,跟我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怎樣的人,某些程度來說可以說是兩回事吧?
-
最後的小小心得
-
最後的小小心得
雖然我不知道這份研究對於學術或是業界會有多大貢獻,但我希望這份研究可以讓一些人重新想想性別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,媒體又該如何呈現性別的內容。舉凡我們的言談、報紙、新聞、廣告,每一個傳播的環節都在塑造性別。
假使今天我罵一個男生說你很娘,其他人一起起鬨取笑他很娘,這是不是就表示了男生是不可以擁有女性特質的,如果有是不被認同的,而且會遭到取笑
假使今天電視播了一連串家電廣告,裏頭在使用這些商品,或是代言這些商品的人若都是女性,是不是暗示了女生就是要負責操縱這些家電,因為女生就是負責持家?
有太多太多可以舉的例子,也許有時候我說這句話,電視廣告這樣拍,只是一個無心的舉動,或只是複製社會的樣貌,但如果我們想改變這個社會,想變得更柔軟更能去接納所有的人,我們就不應該無心,我們就應該去探討性別是什麼,了解自己說的話做的事,無形之中也定義了性別。
-
最後後的後記
最後後的後記
這篇拖了非~常久才寫完,為什麼突然又撿起來寫呢,就是因為最近一些事情讓我非常想要改變台灣,我想要讓這個我成長的地方變得更好,上網估狗了「改變台灣」四個字,出現的結果大多與政治有關,我想了一想微小如我也可以做的、讓台灣變得更好的事情,大概就是寫寫部落格,或是翻譯一些有意義的文章,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吧。
記得念研究所的第一門課,教授問了每個人,為什麼要學廣告?
那時候我說,我希望學習廣告來了解別人,了解世界,同時也認清自己是誰。
(聽起來好噁心啊,以前的我不知道怎麼有臉說出這種話,可能是真的這麼想吧)
(聽起來好噁心啊,以前的我不知道怎麼有臉說出這種話,可能是真的這麼想吧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